空氣質量檢測
懸浮粒子檢測:使用粒子計數器對實驗室不同區域進行檢測,測量不同粒徑懸浮粒子的濃度,如每立方米空氣中0.5微米和5微米粒子的數量,需符合相應凈化級別標準。例如,萬級凈化實驗室要求每立方米空氣中≥0.5μm的粒子數不超過352000個,≥5μm的粒子數不超過2900個。
微生物檢測:通過沉降菌法或浮游菌法檢測空氣中的微生物含量。沉降菌法是將培養皿放置在實驗室各關鍵位置,暴露一定時間后培養計數;浮游菌法使用空氣浮游菌采樣器采集空氣樣本進行培養分析。如百級凈化實驗室要求浮游菌濃度不超過5CFU/m3,沉降菌濃度不超過1CFU/皿。
溫濕度與壓差檢測
溫濕度檢測:使用溫濕度計在實驗室不同位置多點測量,確保溫度和濕度符合實驗要求。一般實驗室溫度控制在20-25℃,相對濕度在40%-60%。
壓差檢測:采用微壓差計檢測實驗室與相鄰區域、不同潔凈級別區域之間的壓差。例如,潔凈區與非潔凈區之間的壓差應不小于10Pa,不同潔凈級別房間之間的壓差宜為5-10Pa,以保證空氣從潔凈度高的區域流向潔凈度低的區域,防止污染。
通風系統檢測
風速檢測:使用風速儀測量送風口、回風口和排風口的風速,檢查通風系統是否正常運行,風速是否符合設計要求。不同凈化級別實驗室的送風口風速一般在0.2-0.5m/s左右。
換氣次數檢測:根據實驗室體積和通風系統的送風量,計算換氣次數。例如,千級凈化實驗室的換氣次數通常要求在50-60次/小時。
表面清潔度檢測
目視檢查:直接觀察實驗室墻面、地面、設備表面等是否有灰塵、污漬、水漬等,應保持清潔光亮,無明顯污染物。
擦拭檢測:用干凈的白色擦拭布擦拭實驗室表面,觀察擦拭布上是否有明顯的灰塵或污漬殘留,以此評估表面清潔程度。
照明與噪音檢測
照明檢測:使用照度計測量實驗室不同區域的照度,一般實驗室工作區域照度應不低于300lx,關鍵實驗區域如實驗臺、儀器設備操作區等照度應更高,需滿足實驗操作要求。
噪音檢測:采用噪音測試儀在實驗室正常運行時測量噪音水平,應不超過60dB(A),避免噪音對實驗人員健康和實驗結果產生干擾。
驗收過程需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進行,可參考《潔凈廠房設計規范》《醫藥工業潔凈室(區)懸浮粒子的測試方法》等標準,同時應出具詳細的驗收報告,記錄各項檢測數據和結果,確保實驗室凈化效果符合預期要求。